迎刃而解
師:「迎刃而解…,我今天要跟你講解迎刃而解,甚麼叫做迎刃而解? 你會不會近鄉情怯,迎刃而解,你要不要向我下戰帖? 當你向我下戰帖,不管是黑帖、紅帖、白帖,就是要向我下戰帖、下戰帖,就這樣子大字一撇,就可以下戰帖。
你要怎麼來解決,要如何能夠迎刃而解? 它講的是先覺,先知先覺,或者是先決條件的先決,總之都叫做先覺、先決,你一定有所欠缺;縱使是一輪明月,它都會有月圓月缺,更何況我們人間的人更是欠缺,欠缺甚麼啊? 你覺得有沒有甚麼知覺、先覺,還是後知後覺、不知不覺,你有甚麼欠缺?」
徒:「我當然有很多欠缺啊!」
師:「如果有所欠缺,應該怎麼解決?」
徒:「欠缺…,有些東西恐怕也不能解決;因為有些事情發生了、時間過了,就沒辦法解決。」
師:「好! 你認為沒有辦法解決!」
徒:「但是人世間,本來就有很多事情,沒有辦法解決。」
師:「緣起緣滅,所以你認為是無法解決?」
徒:「那就是要自己心裡可以放開、放下,對過去的很多事情要懺悔啊!」
師:「你要能夠超越。」
徒:「當然要超越,也要懺悔啊,這樣子才可以盡量把它放下。」
師:「你認為既然已經不能夠解決,因為緣起緣滅,那麼你就要覺,要如何來自我超越?」
徒:「自我超越,就應該看看說…,」
師:「你覺得八字有一撇,還是沒一撇?」
徒:「自我超越,當然也是很有可能啊,因為過去了,已經過去了,也沒辦法迴轉,就是未來要盡量把握開創、掌握先機,這樣子,也許過去的你認為失去的,還可以回來一些。」
師:「總之就是要“覺”。」
徒:「要“覺”! 對啊!」
師:「就是一個字 - 覺,才有辦法了卻一生的欠缺,也才有辦法超越,我們中國人的俗語、俗話,中國民間認為八字有一撇,或者說八字都沒一撇。
為什麼要講說八字有一撇,難道一撇,就可以解決,還是說比較貼切? 為什麼中國人會相信所謂的八字有一撇、沒一撇? 為什麼是靠八字這樣一撇,這樣一撇下去來解決?」
徒:「我想它只是一個比方,就是很多事情先要有個因,然後才會有果;要有個緣起,八字少一撇,就是沒有緣起,當然不會有結果啊!」
師:「就是所謂的緣起緣滅。」
徒:「八字有一撇,就是有個緣起,再差一撇,臨門一腳就可以中標的,應該就是這個比方。」
師:「好! 應該就有所謂的生跟滅,我們現在要講的是迎刃而解,我們就是想要覺,然後也想要解決;不希望有所欠缺,又希望能夠超越,我們就要先知先覺、就是覺,這個覺 - 最高的境界,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界,這個就叫做界,眼界、視野、境界,如何能夠超越、能夠解決,和所謂的迎刃而解。為什麼要說迎刃而解,為什麼迎刃可以解?
就像有一個結,這裡打了一個結,或者人有一個心結,看不到的部分、無形的部分叫做心結,有形的部分就像打一個結、打一個死結,它不是活結;所以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所謂的心結,那這個心結要迎刃而解。一個外相的一個死結,或者是一個活結,活的結容易解,死結不容易解,那要怎麼樣的來迎刃而解?」
徒:「怎麼樣的來迎刃而解啊?」
師:「對! 有形的就是一個死結,要怎麼讓它迎刃而解? 無形的結對於人類來說就是一種心結,所以兩種結要各自怎麼迎刃而解? 要怎麼超越、怎麼解決,因為這個是跟人的境界,有關聯、有關係;如果是覺,就知道怎麼迎刃而解,怎麼打開死結、怎麼打開活結,又怎麼打開這個心結,是不是靠這個覺?」
徒:「對啊! 要靠覺。」
師:「真的覺,覺又有不同的境界,最高無上的境界就是無上正等正覺,是最高、最高、最深的境界;沒有人可以超越,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覺,就是所謂的無上正等正覺,最高的境界。」
徒:「是啊!」
師:「你有沒有欠缺這個覺? 你現在是等覺,還是無上正等正覺,還是先知先覺、不知不覺、後知後覺?」
徒:「應該屬於後知後覺吧!」
師:「後知後覺,所以我們要學,我們應該學、跟誰學,學解決、迎刃而解,打開所有的結。」
徒:「當然是跟經典來學,跟佛陀來學啊!」
師:「就是無上正等正覺,或者是等覺,我們都可以跟祂們學。」
徒:「等覺、等覺…,莫非眼前就是等覺?」
師:「非耶、非耶!」
徒:「噢! 眼前是比等覺還要好的叫妙覺!」
師:「哈哈! 呵呵! 我也有所欠缺。」
徒:「唉! 當然在這個娑婆,本來就不圓滿,一定欠缺!」
師:「我因為欠缺,所以有一些結,竟然無法迎刃而解,我也是後知後覺,我正在努力地學;我學是想超越,也想解決,也想迎刃而解,我在學、我跟無上正等正覺,正在學。」
徒:「這樣很好啊! 學無止境啊,我們要學到老、學到死。」
師:「而且一定要求自我超越。」
徒:「對啊! 要自我超越。」
師:「一定要打開這種結,我們的心結,甚麼是人類的心結不能解?」
徒:「人類的心結,很簡單啊! 就是把自己當成真的,甚麼東西以自我為中心,這就是死結,這個死結解開了,甚麼事情都解決啊!」
師:「就是要知道我們人為什麼會有心結,要懂得它是不生不滅,為什麼要去把它打個結? 本來就不生不滅,無處打結、無從打結,本來無一物,從哪裡去打這個心結啊,心在哪裡啊? 它是無形,怎麼會有心結,又怎麼去打結,你自己要覺、要覺、要覺,要學、要學、要學。」
徒:「對啊!」
師:「你覺不覺,你學不學? 它真的是妙覺、妙覺、妙覺,如果你肯學;它真的是一種靈妙覺知,真的是一種妙覺,就不會是一種心結。」
徒:「對啊! 就是這個我執、這個結要解開,那解開了,很多事情不要從這個我的角度去看、去想啊,我想漸漸就會有妙覺啦!」
師:「想要解、就是要覺,當你覺,就有辦法解,解開這個所謂的無形的心結,把它解、就變成妙覺,你越覺、越可以超越。我們要努力的學,就可以迎刃而解,沒有甚麼事情是不能解決;只要你覺,從不知不覺,到後知後覺,到先知先覺,我們是不是要一階又一階的往上學、往上超越?」
徒:「是啊!」
師:「最高階、最高境界,被稱為無上正等正覺,可是我們眾生是不知不覺,或者後知後覺;所以我們應該努力的學,只要願意學、肯學,最後、最終,總是可以迎刃而解,我這樣子講,貼不貼切?」
徒:「貼切啊! 肯覺、肯學,當然會迎刃而解。」
師:「佛曰、佛說,佛曰甚麼啊? 無上正等正覺,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你願意學?」
徒:「當然要學啊!」
師:「天空有一輪明月,它是不是會有月圓月缺?」
徒:「會! 但是月圓月缺,也是幻相啊! 其實它本來是圓,只是眾生以為它有圓有缺。」
師:「眾生的覺是說它月圓月缺。」
徒:「但是他本然應該都是圓。」
師:「呵呵! 它不缺,它沒有所謂的圓,也沒有所謂的缺,是眾生的知覺,認為它是一輪明月,有圓有缺,其實它沒有所謂的圓或缺,是眾生不解。」
徒:「對啊!」
師:「誰會為眾生解,還是說眾生要自己懂得解?」
徒:「眾生根器不同,有聲聞、緣覺,這些他們也許會自己解,但是一般的眾生就要根據…,」
師:「本身就欠缺,不圓滿就是欠缺。」
徒:「對啊! 眾生就要根據經典來學,但是經典,眾生很難知道它真實義,他也是要來找這個所謂的善知識來學,但是善知識在世界上那麼的缺,並不容易讓眾生可以來找得到。」
師:「就是不容易找到等覺、無上正等正覺,他不容易發覺有人可以來幫他…,怎麼樣?」
徒:「覺或者來講解。」
師:「要怎麼樣的人可以為眾生來講解? 讓眾生打開心結,讓眾生覺,所以只有菩薩才叫做覺有情,這個覺,當作動詞來用就是去覺。」
徒: 「對! 當然是覺者,才有辦法幫助眾生來覺,可以讓眾生有興趣來學。」
師:「對! 根本上要如何來解決,我們要回歸到這個所謂的迎刃而解,究竟要怎麼迎刃而解? 首先要打開心結,是誰幫你打這個心結啊,難道心結是自己結的嗎? 你的心在哪裡啊,你為什麼這樣不覺?」
徒:「唉!」
師:「你為什麼會不覺?」
徒:「我為什麼不覺?」
師:「為什麼眾生不覺? 因為眾生的心結,就像一個紙屑、垃圾,他裝了很多的紙屑,還有呢,菜屑,哈哈! 還有呢,為什麼眾生不覺?」
徒:「眾生為什麼不覺?」
師:「對! 縱使是學,還是不覺,也聽人家講解,也聽到無上正等正覺,或者是等覺為他們講解,為什麼他們還是不解也不覺?」
徒:「啊! 不解、不覺,是因為我執,覺得是我在聽,有這個我在聽,就是妄心在聽,如果他只是在聽,沒有說我在聽…,」
師:「幻知、幻覺!」
徒:「對! 他如果忘掉我,讓真心在聽,他應該就可以覺,就可以聽得進去,他就是我執,所以說就是不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