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

由表相、虛相、練到實相

由表相、虛相、練到實相

:「“- 你說不要講,但是我告訴你這個槍,此“”非彼“”,彼“”非此槍,槍、槍、槍,你以為所謂的槍,“練劍”跟練槍,刀、劍、槍,或者,刀、槍、劍,這個“”當然要練,可是這個槍,也是要講一講。

為什麼說“”要講一講? 因為槍的模樣,它也是有模有樣,有長槍、有短槍,你看這個槍,它是不同於劍,因為槍它有短、有長,有長槍、有短槍,所以各有所長,槍跟劍”是各有所長! 那為什麼要練槍? 你本來有所長,你把它隱藏,長短,還是藏拙”跟“藏短”- 也就是你的藏。長,一種是特長,一種是隱藏,所以說這個槍也是可以講一講。

你看看自己夠不夠強? 你強不強? 你不夠強,也不夠,因為你沒有練槍,所以你不夠強。你練槍可以讓你變得很強,聲勢、氣勢就很強,因為它是一把長槍,它是有模有樣。搶,為什麼它可以搶? 把風光、丰采來搶就是要靠長槍,是不是?

”有特長,槍也有特長,因為你還不懂“”,如果我告訴你、槍它的特長,又可以讓你形勢比人強,你也一定會想要練槍,因為只要你練槍,你的形勢就會比人強,而且會讓你覺得風光,那你想不想練槍? 讓你可以形勢比人強!

這就說我為什麼要談槍、要練槍,因為它可以讓你發揮所長,又可以形勢比人強,把你的風光、丰采向外來擴張,而且它一樣可以源遠流長,這就是所謂的槍! 不是單槍匹馬的單槍。你要知道如果你練所謂的“”會怎麼樣? 會讓你的名氣響叮噹! 因為這個所謂的槍,是不一樣,它有它的有特長! 槍的特長,槍除了可以帶給你很多的力量,這個槍還有什麼? 它有一種特殊的力量。」

:「槍還沒有失傳,但“”已失傳。」

:「沒有幾個人懂得槍,他不是真的懂得槍,他只是耍花樣,那不是真正的槍! 真正的槍、它也有致命傷,無論敵人他多麼的強,比“”是要比形勢、誰比較強,如果你能夠形勢比人強,你一樣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,這種影響也可以是無邊無量,懂嗎? 你知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槍,我會慢慢的講、慢慢的講。

你自己也要知道怎麼衡量,要如何思量,如何使用所謂的槍,“”有古代的槍,有現代的槍,它究竟那裡不一樣? 古代的槍跟現代的槍同樣有名相,它的名相都稱作槍,它是不是有名相叫做槍? 可是它模樣不一樣,古代的槍是長槍,現代的槍是在手裡藏,是不是這樣子講? 都是“”,但是它究竟不一樣。

如果有“”會怎麼樣? 一種是有形的槍,一種是無形的槍,你要懂得表相它是一種有形的槍,內相是一把無形的槍,它代表的是一種力量,無邊無量,有無邊無量的一種影響。所以有一些事情不能夠明講,你只能想、想、想,費思量,這就是說為什麼你一定要練槍!

你不要看外相! 要講究的是內相,“內相”跟“實相”,你要知道表相是一把槍,它的“實相”是一個力量,它是一種無邊無量的影響! 所以說你還是要練槍,如果說可以練到產生一種力量,你的形勢比別人強,你有一種外相,大家看到你的外相,你就是形勢比人強,你什麼也都不必講,就形勢比人強,然後呢 ...,你的“內相”跟“實相 ,靠著練這把槍的外相、表相,要練到所謂的“實相所以要靠著一把槍,你是不是要耍這把槍”,耍得有模有樣,練到有模有樣? 就是練到“實相    !

從外相、表相、“虛相”練到“實相”,你要看到“實相”,不要看表相,這就是練槍! 我為什麼要講? 因為我要你找到真相、“實相”。這就是說坦白講,是要從表相、外相、“虛相”,到達內相、“實相”、真相,所以你透過練這個槍,它是有形的槍,要練到無形的相,槍是外相,內相是一種“實相”,究竟“實相”,它是一種精神食糧! 這個不是隨便講一講。

精神食糧、精神食糧是不是可以產生一種很強的力量? 所以說,你還是要練練槍,你覺得我這麼講,你對於“”有什麼特殊的感想,對於練槍或者是準備要練槍,聽我那麼一講,你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感想,想要講?

:「這個練槍聽起來當然也是很好,但“”是兵器之王,現在“”都還沒練好就去練槍,恐怕會學得太雜,而不精,所以說,劍現在先多練一練,以後再來練槍,這是我的想法。」

:「但是槍,你經過我這麼一講,你懂不懂得什麼叫作表相、外相? 什麼叫作內相、什麼叫做“實相? 你要懂得所謂的“般若實相”,我會常常跟你講,什麼叫做槍,它是無邊無量,你只是透過它、只是一種相,有相是一把槍,它的“實相”你要練出來的是什麼東西呀? 它是一種“般若實相”,是誰在練槍? 是誰想要擁有很強的力量,找到“般若實相”,也就是所謂你自己的思想。你的腦漿,它是要練到你的腦漿、你的思想,它本身就是一種你的實質上的精神食糧!

這叫做槍,我要教你的槍是這樣,你想不想得到“般若實相? 所以你要不要練槍? 你還不知道說它的影響是無邊無量,它這個影響可以讓你形勢比人強! 一種是氣勢、架式、形勢可以讓你比人強。那智慧劍哪裡不一樣? 它是一種般若智慧,但是練槍是“般若實相”,這就是說為什麼要練槍。

我告訴你現在的這一種槍是不是走了樣? 一般人所謂的槍、它已經走了樣,不是真正的“般若實相! 我所謂的槍,我要教你的槍是一種“般若實相”、精神食糧,它影響無邊無量,你要練 、練、練,練到“般若實相”,讓你形勢比人強。你有很好的思想跟度量,這就是要練槍。這個是不一樣,我的槍 - 何家槍”跟別人的槍是不一樣,我會慢慢的跟你講,慢慢的讓你形勢比人強,而且它可以改變你的外相。」

:「“”也應該可以改變呀?

:「不一樣,一種是“般若實相”,一種是“般若智慧”,你覺得一樣、不一樣?

:「不一樣!

:「是不是真的不一樣!

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

如夢似幻

如夢似幻

:「因為你沒有進入夢,沒有進入幻,你以為它是真的;所以你就覺得有真實感,不叫做如夢似幻。你飢餓了,你覺得有一種飢餓感,然後呢…,無感! 真的無感,你覺得它真實的存在,有一種真實感。

因為你沒有辦法一眼望穿,你這樣子看,佛陀告訴你它“如夢似幻”,你卻覺得有一種真實感,你就存在啊! 存在啊! 你用眼睛來看,用眼睛來觀,你覺得它就是這麼的真實啊! 它哪裡是“”呢? 佛陀跟你說“”,可是我看到啦! 有真實感,為什麼佛陀告訴你是“”呢?

這就是說“真實感”跟“夢幻”,中間如果你有肉身、法身互相在替換,在交換,你就知道甚麼是“夢幻”,甚麼叫做“真實感”,甚麼叫做“夢跟幻”,眾生無感。

他怎麼看都把假的當作真,對於真的他無感。真假之間肉身、法身之間,要互相的切換、替換,不停的換,不停的看,你就知道啊! 一種是本然,是本然在看,本然在觀,你自然就會知道夢幻。

佛陀也教眾生,可是眾生顛倒,他怎麼看,不是本然,把真的當作幻,把“”當作真一團亂,要一心不亂,可是無法一心不亂,真的很亂,一團亂。眾生一樣在看,可是真的很亂捏,很亂、很亂、混亂! 佛講法講了四、五十年,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講那麼久。」

弟子:「你不需要講那麼久,大部分的佛陀都講過了,可能有一些重要的就是失傳的要講 ,然後重新再現,其他的應該就不需要了。」

:「經典上有講、有傳的就不用重新講,再補充一些失傳的、散逸的,然後回歸到正確的意涵。」

弟子:「對啊!

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

文人之劍與武人之劍的差異

文人之劍與武人之劍的差異

法師:「講到紫微劍,“紫微劍”是屬於文人劍的一種,是至聖先師周遊列國隨身佩劍。他遊說四方,教化無數之人。“古譽其勁”能招國門之關,並非指其為“拔關開閘”之大力士,而是指孔子倡導儒家學說,形成中國文化道統,影響中國社會數千年之久,其力之巨大,非常人所及。

唯孔子六藝中曾提及詹台子羽提劍斬蛟龍之故事,其弟子冉有、子路更是勇猛“善劍之士”,古人“愛劍”,自古皆然所以“文人之劍”跟“武人之劍”應該是有所不同,妳可以講講“文人之劍”與“武人之劍”的差異。」

:「文人,自古有所謂的文人跟武人,人、是由人本身來把它區分所謂的文人跟武人,但是同樣是人,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分? - 當我們聽聞,會先去分,見聞也會去分。自古為什麼分所謂的“”跟? 就是說文人是以文為主,所以稱為文; 武人呢? 專注於所謂的武 - 武術、武藝、武學,所以稱為武人。

”跟“”其實不可分,真的是不可分! 為什麼是不可分? 分是人在分! 所以稱為文人或武人。其實它本是不可分,不管是文人或武人,它真的是不可分、不可分! 他有這個身 - 身體的身,有分是因為人本身在分所謂的文和武。基本上如果個人守本份,所謂的本份就是本身,本身有所謂的肉身和法身之分,是可以這樣子分。但是人本身要怎麼去分文人、武人? 但是既然去分所謂的文人、武人,也就是因為他的身份,或者是他的出身,或者他外表給人的一種感覺來劃分,說他是武人或者是文人。

文人、文人,他當然會作文,作很高深的文,他也會作論,也會作文,所以通稱為文人,有時候他還是個文明之人。至於武人呢? 武人通常有講所謂的出身,他是武人的身份就稱為武人,既然人有不同的身份,所以分文人、武人。文人為什麼要不專注於從文? 就是作文或作論,為什麼他還要學武? 在古代學武的人,以佩劍代表特殊的身份,所以文人佩劍。武人當然要練劍以防身,它的根本其實是為了防身,那也代表他的身分,這就是文人、武人之分。

從文可以作文,可以修身養性,如何來修身? 第一步,從心裡學古文,就是文言文,從其中學到不同的成份。文人藉“練劍”抒發情緒,他對於當時在朝為官有不同的政治氣氛,可以藉著文、練武、“練劍”這個層面,守住本身的身份,亦武、亦文,他會“練劍”,劍它本身有分,因這個文人的程度而有所區分,如果他懂得分寸,也懂得氣氛,他為官在朝有不同的氣氛、身份,他要懂得拿分寸,就知道有深淺之分。

他學劍隨著他的文、他的穩 - 他的內斂沉穩,這個有分,劍術有高、低、淺或深之分。也是他的意境、文人本身的意境一樣有分、有分。是誰在分? 就是他本人! 肉身學文,他有他的特殊身份,但是隨著他的文 - 意境之深,很深! 本來是由淺入深,他越來越深、越來越深,他更懂得申論,如何去作高層次的文或論,隨著這種深、意境之深,他可以掌握文! 肉身根據這個文可以抒發內涵意境之深。

武術、劍術有分,真的有分上下、高低、深淺之分。文有深淺,劍術一樣有高低,隨著個人的身份,佩劍也是有分,就像現代有分所謂的幾段。在古代一樣有不同的身份。先從文人來開始述說、延伸,這個文人他會內觀”,他會越觀越深。他的文、他聽聞、觀氣氛,他會作文,他會藉著這個文抒發他內涵意境之深。所以透過這個,表面是一把劍!

文人之劍”定義為: 文人所舞之劍”為“文人之劍”。但是這個“”也是隨著他的知見 - 智慧的高深,它是不一樣的成份、有不同的成份,舞出來的味道也是要講究人倫。它有君臣之分,就是代表不同的身份,在古代指的是文人。也有文人在家不做官,一樣可以學文,也一樣可以“練劍”,他就不分、就沒有君臣之分。乃是純粹個人願意學文,也願意學武,一樣可以擁有劍,它就比較不分。

所謂的俗人,俗人有人學文、有人學武。這個武”、這個武術,如果是俗人、凡夫所學的劍術,因為它不含文,它的成份一樣是武人。如果意境比較高深,一樣是要由淺入深,但是武人給人的感覺、他的氣氛,如果他沒有修一點文、他的氣氛就像武夫,武術就可以滿足他的肉身。或許文人滿腹經綸,但武人的氣氛 - 武的氣氛比較深,除非他願意學文。

武術呢? 透過武術,他這樣子練、練、練,練到讓這個人,個人、不管是文人或武人都是人,凡夫不管是文人或是武人,就是一般人 - 就是俗人、凡夫。除非練到這個人,透過這個肉身來“練劍”,這個“”,漸漸的它會由淺入深。

當個人,不管是一個文人或武人,一旦入“凡塵”就變成一個凡人。要如何區分? 其實有外在的身份 - 肉身、外表不同,有不同的身份,職業出身造成不同的身份。基本上,他的根本就是個人 - 凡人,但是會隨著他意境的“淺或深”,意境如何變成“淺或深”,他就得學習,除了做人的根本,他還要向上提昇,不可向下“沉淪”,如果向下“沉淪”,永遠只是當個凡人。

個人願意提昇自己的意境越來越高深,不要“沉淪”,就是所謂的分、他的區分,區分他的根本,是在這個地方來區分。是意境,個人的深淺、高深,最高境界的成份,越往上提昇,他會越來越加分、越來越加分。只要他不“沉淪”,往上提昇、提昇,也就是得到他最高的身份,就是所謂的法身,從肉身提昇成法身,到最高會有所謂的化身。

佛陀教我們這些凡人,我們真的只是凡人,我們不要“沉淪! 我們入“凡塵”,已經變成一個凡人,我們要提昇、要想辦法加分,不管文人、武人,可以透過佛陀教給我們的智慧,佛陀教我們這些凡人要福慧雙修,要怎麼修福、修慧? 我要講的是慧,佛陀教給我們所謂的智慧,就是有智慧劍! 智慧劍表面是一把劍,裡面講的是佛陀的正知、正見跟正念

透過佛陀教給我們的智慧,“依教奉行”,學佛陀的法身。但是我們凡夫眾生執著佛陀一定要有這個肉身,佛陀雖遠離我們,但是佛陀的法身不曾離開這個凡塵。佛陀說去就去、說來就來,也有所謂的化身,最主要是佛陀的“法身常在”,但是我們凡人執著有這個肉身,縱使佛陀現身可是你看不見佛陀的法身,就說沒有這個人、沒有這個人!

如果你練、練、練,好好的練佛陀的“智慧知見”,它就是文人加武人知見”的一種合身。你從這個肉身練、練、練,練到變成法身。你透過這樣子練、練、練,總有一天,你會由凡人變成聖人,這也就是所謂的意境之分。

不管是文人“練劍”、武人“練劍”,人哪、本身是凡人,已經入“凡塵”,已經是凡人。但是我們不要 “沉淪” ! 我們透過這個練,我們藉假的肉身去練、練、練,練到法身。佛陀教我們練智慧之劍,“練劍”一個重要的根本 - 就是它的因緣,我只是作個“淺論”,就是說我們不要分文人或武人,因為我們已經落凡塵,已經是俗人。我們要去想、要聽聞佛陀。縱使佛陀現身,我們凡人“無法親聞”,但是留有經典在凡塵。

我們不管任何時分,二六時分我們要從心、從心裡、真心起來練,練、練、練,總會有一天佛陀會親自教你,佛陀縱使是親自教你,你是看不見;但是經典流傳在人間,給我們凡人,我們要去練、練、練,練到由凡人變成聖人,透過肉身練到有法身,這是“練劍”一個最根本的認識! 就是說“文人之劍”、“武人之劍”,基本、根本不分,文人或是武人他是有不同的身份,但是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凡人

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

王者之劍與庶人之劍

王者之劍與庶人之劍

:「這個古聖、先賢有講 庶人之劍 王者之劍,所謂 “庶人之劍”就是這些人他們拿著劍,來彼此爭鬥,比劍、鬥劍。“王者之劍”,按照先賢所講是用一種比方: 以燕谿石城為鋒,齊岱為鍔,晉衛為脊,周宋為鐔,韓魏為夾。那意思就是說“王者之劍”,它不是“庶人之劍”那麼小,他是把整個國家地理當作是一把劍,可以利益所有的人民及其國家,跟“庶人之劍”是有很大的差別。

智慧之劍聽起來,至少目前聽起來,我瞭解好像是個人修練之劍,但是它應該也可以超越 “王者之劍”,擴及於宇宙虛空才對,是不是可以這樣來講一講 …」

:「智慧劍,“智慧之劍”、知見,智慧本來就潛藏在自性裡面,只是很久人們自己沒有發現,要重新發掘、重新發現這樣的智慧之劍“知見! 因為這個“智慧之劍”、“知見”好像離自己很遙遠,因為你都看外面,就離自己很遠; 如果看裡面是看真面,只是存乎一念之間。它一點也不遙遠,它就在裡面! 離你這麼遙遠,只因為看外面,不看裡面,一線之間! 裡面跟外面是不是一線之間? 也就是一念之間!

不管是“智慧劍、“王者之劍”、“庶人之劍”,外型是一把劍,在自性裡面、只因為他們認為看過劍,把它當作是一把劍! 他個人看到這把劍,就說它是一把劍。

王者之劍: ,這個地方的霸王,他只想要稱王。在古代他要稱王,他要有利、要有錢,還要有工具,所以寶劍、“一把劍 對他而言,就代表這種身份、地位、和金錢,所以他有一把劍! 當然表現在外面,他真是威風八面,要別人聽他的語言,服從他的“知見”,他一定堅持己見,或許他有善念,他會用忠、用賢來統御人間,這是“王者之劍!

他想要統領人間,他把在人間所看見的山川、地理、河間,當作是他統領的空間,對他而言,是一種地理空間,但是會隨著時間的演變,這個王一樣會消失在人間。他這個肉身已經不見,但是他的劍,可能比他的身要留存得久遠,或許他曾經講過的語言、聖賢的語言也有可能流傳在人間,訴說這個主人所行、所言,有些故事流傳在人間。

至於“庶人之劍: 庶人啊! 就是一般老百姓、凡夫,沒有勢、沒有權,但是他畢竟也是個人! 他這個人為什麼有凡夫“知見? 其實在他的自性裡面,只因為忘記從前、他沒有見到自己的“真面”,他一直在六道裡往返流連!

其實只要他根據經典好好的練,或者根據聖賢所言來練,至少他也可以練到成仙! 如果他有緣,念到佛陀的經典,如果有更好的因緣,或許可以見到他自己本來的“真面”,就是所謂的真面目,但那是要有好機緣! 當他練、練、練,練到某一個時間,他的智慧自然呈現,就是“智慧知見”,當然也是他的“真面”在見、在練!

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

斷欲去愛

斷欲去愛

過度的貪愛叫做貪財,他不知道說他這一代把錢財傳給自己的下一代,他的肉身很快就又離開,短短數十載,或許累積很多的錢財,傳給下一代,他認為這叫做愛對子女的愛,留很多的錢財給自己的小孩,不是留給別人的小孩,大家都一樣都只留給自己的小孩,留給自己的後代,自己肉身經過成、住、壞,四大分離,他不得不離開。

他重新投胎,不一定投胎到富有人家的小孩,因為使壞曾經賺了很多的錢財,可能是不義之財,也可能發了災難財。可能投入豬的胎、雞、鴨、狗、牛、馬,不一定投甚麼胎,隨著他的業力,把他拖拖到他自己的所欲所愛。

所以呢…,如果人生可以重來,他如果智慧開,就不會這麼的私慾、私愛,一切的東西,一切的錢財,一切的人脈,全部只給自己的下一代; 只因為他不知道他的小孩,還有他自己的未來,他們的存在只是一個小塊,只是很小很小的一小塊,而且短短的數十載。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離開,然後重新投胎,生死輪迴一再的去又來; 而且可能癡呆,可能不是天才,要怪只怪他自己的私欲私愛可憐可哀,真的是很悲哀!

他如果能夠捨離自己的小欲小愛,或者斷欲去愛,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生命很短暫,然後,就嗚呼哀哉! 嗚呼哀哉! 當他老邁,他的小孩何在? 男人的所愛當然是女孩,女人的所愛是男孩,當他們年邁,因為沒有錢財,他們就紛紛地都走開,那時候他自己嘆悲哀! 嘆無奈! 真的有點癡呆。為什麼人這麼想不開啊?

出家的人本來不應該愛錢財,可是我們生在末法時代,佛陀表面上不存在,其實他從來沒有離開。現在很多人出家,他的心沒有出家,也很愛錢財,他的腦袋…,名聞利養,也捨不得錢財,聚財,也是很悲哀! 他也會嘆無奈”! 也老邁,嘆無奈!  佛陀有交代,我不能愛錢財,我不得與眾生爭錢財 - 爭利、爭財,他要我斷欲去愛,我也在努力學佛啊! 我也想辦法斷欲去愛,我也很無奈!

人生…,人被生下來,人本身就是一種負債; 因為多數人投胎,不是乘願再來,他是負債,他來還債,可是眾生不明白,真的不明白。除非他的人生缺了塊,很多人當他人生缺了一塊,他才發現自己的無奈! 他覺得很悲哀! 就缺了那麼一小塊,我們覺得說一小塊,對很多人來說: 卻是一大塊。啊! 我要學大日如來,不去不來。